浙江临海市:“查包養網站比較帮农客”掀起兴农潮_中国网

春节前夕,在浙江省临海市桃渚镇冬瓜山村,村民董善富正忙着“大单子”。他一边说话一边忙着打包:“共富工坊向我们下包養網了红薯订单,我得抓紧出货,这一笔能多挣三四千元哩!”

董善富提及的是一家专门帮农民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产业赋能型工坊,采取“工坊接单、村集体协调、农民出货”模式。两年前,临海成立首家共富工坊,如今,已成功打造政、企、村、民多方联动的共富新路径,农旅融合型、电商直播型等工坊全域开花。

数据显示,在临海,目前已建成工坊212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8500余人,其中低收入群体有735人,累计发放订单加工费1.2亿元。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39元,同比增包養长6.9%,而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725元,同比增长达12.6%。

农民增收,产业是基础。作为传统农业大市,临海产业基础深厚,但一直以来存在农业品牌多而散、影响力有限、溢价率不高等问题,成立共富工坊后,实际运营中多多少少也会碰到上述困阻。如何蹚出新路来?对此,该市掀起了一场“工坊造血行动”,挖掘一批熟悉村风民情、关注市场行情、拥有人脉资源的“农百晓”,并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力量,组成“助农联盟”,取名“帮农客”,成效开始日益显著。

山野奔出新奇军

“第一个订单就是100箱!”说起前不久的这件事,汇溪镇山安村党支部书记金正法至今仍激动不已,连声音都不禁提高了几个八度。山安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几年前,金正法想到一个致富金点子——养殖蛋鸭,并且建了个共富工坊,进行示范带动。

村里带头,百姓有底,大家都铆着一股劲,纷纷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有啥不懂的,三天两头往工坊跑。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眼看着鸭蛋产量大幅提高,大家脸上乐开了花,可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销售难题又给浇了盆冷水:没销路,产量再高有何用?

卖不出去鸭子,多吃一天饲料,里外都是成本。正当大家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时,“帮农客”王必光来了。他经营着两家超市,同行之间人脉颇丰,去年11月被北部片区党建联建聘为“帮农客”团队成员,得知山安村鸭蛋滞销的情况后,便第一时间找到了金正法。一番沟通后,买卖很快谈成!几天后,鸭蛋成功上架当地5家商超。

“鸭蛋解压”只是助农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临海以片区党建联建为载体,立足各镇街的产业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党员助农服务队。各个团队以“帮农客”之名,不仅吸纳了供销社、金融机构、物流公司等专业力量,包養網还导入了一批种植能手、土专家、农创客、村播等加入助农“朋友圈”。

“帮农客”一头连着农民,手握乡村一手资料,一头连着市场,动态提供供需信息。至此,小乡村与大城市、小农民与大市场之间的壁垒得以打破。临海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华振杰表示:“目前,临海的‘帮农客’队伍已有759人,每个村都有党员服务小队,为农户提供好物挖掘、产销对接等服务,也为工坊迭代注入了红色力量。”

优质农品提“身价”

大田街道方家弄村的垂面虽然制作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属于“小打小闹”,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既无品牌也缺标准,自然难卖高价,价格稳定在约7元钱一公斤。最近,垂面的“身价”却陡增,涨到18元一公斤。

这场“翻身仗”,得从村党总支书记高英川担任“帮农客”说起。去年,借着临海在全域打造共富工坊的东风,高英川决定把村里的垂面加工做出点声势来,加紧成立垂面共富工坊,把分散的农户都集中起来,自主设计商标、注册品牌、统一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

思路没错,但到了实操环节困难却不少,幸亏有市里市场监管局的干部及时上门支招,一番“联手”操作下来,总算解了燃眉之急。光有品牌还不够,得打出名气来,亮相各大展会、举办农事节庆,真金不怕火炼,还真揽获不少食客芳心,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临海市白水洋豆腐共富工坊里,一块小小豆腐特色十足,但与垂面有着同样的命运,量少难卖、品质不一。“帮农客”团队闻令而动,共同商讨生产规范,如何提高组织化程度、品牌化水平。如今,只要产品挂上“白水洋豆腐”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消费者就愿意用更高价格买单,形成了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

“专业的部门干专业的事情,之所以将部门力量导入‘帮农’行动,也是为了更好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彼此之间围绕共同目标进行赋能,从而推动强村富民。”临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市级的‘帮农客’团队已涵盖了13个部门单位,帮助解决了不少难题。”

共富工坊有支撑

“共富工坊只有市场化运营,才能源源不断接到订单,持续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临海市社发集团董事长郑东兴一语道破“帮农客”的职责所在。今年,临海市组织部门向国企借力,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易平台,完善供应、仓储、销售、运输服务闭环,为共富工坊产品的销售兜底。

步入“帮农客”紫阳店,地域特产、应季物产、山海风味等110多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在这里,番薯庆糕、小芝米面等一改传统,经过创意化的包装设计,摇身一变成了精致的伴手礼、精品年货。去年以来,临海市7家“共富工坊直营店”、112家农业类共富工坊都入驻了“帮农客”交易平台,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全面打通了工坊产品的销售端。“短短时间,销售额累计超过了12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网格化铺开线下门店,争取开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店长刘阳信心满怀。

线下有实体店,线上有电商平台。临海市先后建成了5家“兴农联播”直播中心,孵化19支“帮农客直播团队”,为农民共享电商直播红利提供“战术”支持。包養现已开展网络直播培训40余场,培训农民主播153人次,仅“春茶上新”单场直播就吸引了近10万粉丝在线“围观”。

眼下,兴农的故事还在持续唱响:白水洋豆腐从山区开启“突围之路”,进军预制菜新赛道,铺线下门店,闯线上市场,还亮相泰国餐厅;涌泉蜜橘成功摆脱“卖得出但运不起”的尴尬处境,享受到最低5折快递服务,还免费用上了低损耗率的包装专利,去年的线上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据介绍,接下来,临海将持续建强用好“帮农客”团队,完善工坊产品的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争取带动全产业链增收超5亿元,让共富工坊更有生命力,也让共富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